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主题报告】王旭春|感知大数据技术,助力防灾减灾
2019-11-21 09:48:08
报告题目:大型滑坡临滑超短期精确预报技术
报告人:王旭春  青岛理工大学教授

 

 

2019年11月9日,应中关村智连灾害感知科学研究院的邀请,青岛理工大学王旭春教授出席“灾害感知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大型滑坡临滑超短期精确预报技术》学术报告。

图片

王旭春教授指出,滑坡难以预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准确、有效的临滑监测预报手段。滑坡体位移、岩体倾斜、声发射、裂缝等现象是产生滑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雨量、水位等是滑坡的诱因,难以作为滑坡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王旭春教授结合“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开发研制”项目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多源信息耦合大数据条件下的广域滑坡灾害快速预测预报技术,提出基于滑坡地质信息及其他观测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转化技术解析滑坡体三维地质模型,进而进行预警预报。

 

王旭春教授结合中煤平朔安太堡超大型露天煤矿和露天铁矿、西气东输等滑坡监测预警工程实例,介绍了边坡位移-应力耦合监测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滑坡综合预警系统。通过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建立位移-应力耦合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及预警模式;基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建立三维信息化滑坡远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最后,王旭春教授指出,由于地质灾害对象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可以解决规律认识问题,但对于具体的工程问题需要通过大数据和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同时要认识到对于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领域而言,大数据必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解决地质灾害预警预测工作。

王旭春:青岛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软岩与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人力在原社会保障部“岩土工程与防灾减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高级研修班领衔专家,2019年荣获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

 
 

最新新闻